《伤寒论》.第273条

发布日期:2025-07-21 02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
245、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,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。(见《伤寒论》.第273条)。

作者:蒋远东

太阴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、或脏的统称,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,下络大肠,回于胃上口而入于肺,与肺气管相连而通于喉,横行腋下,沿手臂入于大拇指外侧的少商穴;而足太阴脾经则起于足大指头末端的隐白穴,沿足内侧赤白肉际经内踝上行于腹部,络胃属脾,散于舌下。

太阴是月亮的别称,如果说太阳主表,太阴就像月亮一样主里;手太阴肺经的肺脏与大肠互为表里,足太阴脾经的脾脏与胃互为表里,除肺以外,大肠与脾胃俱在胸中,属中焦,为大腹,所以本条文讲,太阴之为病,腹满是也。

如果说腹满而吐与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有关,食不下则与胃有关,《内经》讲:胃为受盛之官,主受纳。当脾不运化的时候,胃不能受纳;食不下即是胃不受纳。胃不受纳的原因是脾不运化;脾不运化、上焦的气不得下而反上逆则吐,下焦的气不得上而反下逆则利,所以本条文讲: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;此即《内经》讲的:脾不能为胃行津液。

本条文中的吐与食不下是相当于胃在讲,因为脾与胃互为表里。胃在这里是脾的表,脾在这里是胃的里,胃在上而脾在下;时腹自痛者是脾因寒而痛也。本条文讲: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,这其中的若下之是针对阳明在讲,阳明病是个热病。阳明热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可以用承气汤下之,而本条文的腹满而吐,食不下则是一个寒证,以太阴属寒故,所以自利益甚是脾不运化而导致的寒利;当温之以四逆辈。

若下之、寒就会结于脾脏,《太阳上篇》在讲小结胸证的时候讲:心下是胃,本条文讲的必胸下结硬的这个胸下、在这里指的是脾。结硬是结胸的意思,意思是说:太阴病的脾不运化、引起的腹满而吐,食不下,不能下,如果误下后,自利益甚,邪气同样会陷胸,《太阳上篇》138条讲:小结胸,病在心下,按之则痛,脉浮滑者,小陷胸汤主之。由此可见,这其中的心下是胃,本条文讲的胸下则是脾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Powered by 时时彩投注怎样稳赚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